糊涂,一首,妙方,也是,自我

提問: 關于理解別人 問題補充: 人是根據別人的言行來判斷對方的初衷,進而判斷對方是什么性格及修養的人的,以便決定如何與之相處的方式和距離。那么在判斷對方初衷的時候,有時候我們會“感覺**是什么意思(想法)”,但是無法確定,因為根據理性分析并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。我的問題是:1、在這個時候,我們是否可以依據感覺來決定或者影響對對方性格及修養的判斷?2、這種感覺和猜疑(猜疑好像不是值得提倡的行為)是不是一回事?謝謝! 医师解答: 建議你看看下面的文章:養生妙方——自勸詞 每個人都會遇著大大小小的磨難。這時候,固然需要親友的苦心開解,但從“說皮說不了瓤”的意義上看,更需要患難者由衷地自我勸解,自我心理疏導。所以,從古至今,人們就創作并口耳相傳了許許多多的自勸詞。 清代東閣大學士閻敬銘的《不氣歌》,其實就是一首典型的自勸詞。據說,閻學士那年連遇幾次命運不濟事,于苦悶中作了這首自勸詞,因其有情有節,幽默風趣,被友人傳抄出來,變成了“不氣歌”。道是:“他人氣我我不氣,我本無心他來氣,倘若生氣中他計,氣下病來無人替;請來醫生把病治,反說氣病治非易;氣之危害太可懼,不氣不氣真不氣。”  而黑龍江張富森老人的自勸詞,雖說與上述“不氣歌”風格全異,但也是一首令人擊節稱贊的自勸詞。全文不妨引到這里:“遭人氣,也不氣,氣出病,沒人替。解脫好,淡薄了,一切事,過去了。遇缺點,想優點,好頂壞,心自快。心情好,樂趣高,逆心事,疏展消。低標準,向下看,心平衡,無抱怨。勤活動,滿天聊,小痛恙,拋九霄。要豁達,心敞亮,精神好,身體棒。該糊涂,就糊涂,該瀟灑,就瀟灑。” 家父亦有一首自勸詞,著重寫了平時親密接觸的幾個方面的煩惱,讀來饒有情趣:“與妻不爭計,她啥都對的,小老盡無猜,壽長比天地。與子不爭計,他活有他理,樂呵過日子,滿堂皆春意。與人不爭計,相處總和氣,有事吃點虧,糊涂是正戲。與己不爭計,隨緣隨規律,凡事不強求,平和是真諦。不爭計不爭計,煩惱遠遠避,身體康又健,幫人又幫己。” 無疑,自勸詞是一劑養生妙方。為難遭仄者,用自勸詞勸一勸自己,滿天云彩就都散了,心情自然不會差。用自勸詞來養生,是生活技術,更是生活藝術,生命睿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rhim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